您当前的位置:中国IT创客网资讯正文

外星人真正的样貌 别再被电影骗了!

时间:2018-03-03 14:52:03  阅读:5079+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白冰
外星人,以及外星生命长什么样,一直我们的,如果非得把神话传说中的神仙说成是外星人的话,那也是说的过去。

  二郎神,牛魔王,孙猴子,为什么二郎神有三只眼,为什么牛和猴子能成精?住在天上的人类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受了什么影响!

  在如此广阔的宇宙中,就算只有那么几颗星系有外星生命存在,那么他们会和我们长得一样吗?见面了还认识吗?古人云,桔子长在南方就是桔子,养在北方,就是野果子。

  上图为神秘博士中地心人的照片,也就是生活在史前的人类,后来遭到了大毁灭,转移到地底下后,就变成这样了。

  科幻小说中描写的外星人都貌似人类,只不过有时多只眼睛或脚,有时少只眼睛或脚,有时长得像地球上的人,有时又是动物的造型,纯脆由小说家的个人爱好而定,我们识想一下,在金星地表上的平均温度达460度,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是地球的一百万倍,空中弥漫着具有强烈腐蚀作用的几十公里厚的浓硫酸雾,并且金星表面大气压是地球大气压的100倍,地球人如果站在金星的地表,将被残忍压碎,可以设想,能够生存在类似金星这种自然件下的生物,一定是整个身体贴地面、扁平状的生物。‘

  在火星上全年都刮着180米每秒的飓风(18级台风是60米每秒),能够生存在类似火星这种自然件下的生物,一定是风阻较小的身体形状,或都沿着地面匍匐前进的生物,甚至可以利用自然条件,进化成具有滑翔机原理的身体构造。我曾看过一篇科幻小说,小说中的外星人是以液体的形式生存的,很有想像力。

  但这些都只是设想,浩瀚的宇宙有无数的星系,就我们所在的银河系而言,星球总数已过亿,我们期待哪怕是几亿分之一的奇迹,人们相信外星人是存在的,他们神出鬼没、神密莫测,没有一个人见过他们的真正面目。

  如果外星人光临地球,第一句话会是什么?“天啊,这些地球人怎么会这么高?”“他们脑袋上那些毛是干什么用的?”“你看你看,他们连尾巴都没有。”我相信你第一次去动物园也说过类似的话,同样,当某一天科学家们真的发现了外星生命时,他们也会说:原来这些生物真的和我们不一样。

  或许是受限于科技文明程度对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某些现代人认为天外来客是外星人,而古代人则认为他们是神仙。在《西游记》还大受追捧的时候,有个脑筋急转弯是这样的:“为什么二郎神能长三只眼睛?为什么‘千里眼’和‘顺风耳’的能力惊人?为什么神仙的随便一个宠物到了人间都能兴风作浪?”

  答案是“因为他们是生活在天上的神仙”,这是个说了等于没说的答案,不过作为神话创造出来的形象,科学解释不了也是正常的。当然,如果你硬说是因为“他们住在天上,宇宙射线接受多了,产生了基因变异”,那就只能当玩笑话了。不说话说回来,住在天上的和住在地上的为什么就不一样呢?高矮胖瘦谁来定?

  面对一个未知的生物,它们的外形肯定是我们首先会注意到的。说到高矮胖瘦,我们就不得不提到一个科学家——伽利略。对,就是那个在比萨斜塔上扔下两个铁球的伽利略,没想到他在生物领域也有贡献吧!

  1638年,伽利略发表了一篇名为《关于两种新科学的对话和数学的证明》的论文,提出了著名的“平方-立方定律”(Square-cube law,也有写做Cube-square law),该定律指出:当一个物体经历了大小上的成比例增长之后,它的体积呈立方增长,表面积呈平方增长。说的简单点,就是当一个物体的长度变为原来的2倍时,表面积将会变为原来的4倍(2的平方),而体积将是原来的8倍(2的立方)。

  这条定律看上去很简单,但它对于生物体大小的影响可是不容忽视的。在地球上,因为引力的缘故,我们全部的重量都压在骨骼上,但随着身高的增加,骨骼的截面积按平方数增加,而体积(或者说体重)则按立方数增加,体积的增长远快于骨骼截面积,达到一定高度后,我们将会被自己的体重压垮。

  此外,变高的身体需要我们的心脏提供更大的力量才能把血液送到头顶,但血管的面积也只是增加了平方倍,血管的韧性将受到极大的挑战。简而言之,因为有了“平方-立方”定律,我们可以推测在任何星球上,生物的高度都有上限,并且与其引力成正比。

  说到这,可能有人会问:“大象是现在最大的动物,为什么这么多年也没能长得像恐龙那么大?”对于此,很多人都有一个误解,其实并不是所有的恐龙都很大(这里的大和小是相对于恐龙家族的成员而言,不是相对于人类的身高),大到能让人惊奇的一般都是蜥脚类恐龙,确切的说,是蜥脚类的植食类恐龙,比如马门溪龙。

  19世纪,古生物学家爱德华·德林克·科普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生物的躯体都是随着进化发展而逐渐变大的,他的理论被称作是“科普法则”。

  另一个生物学家戴维·霍尼认为,庞大的体型在进化中有很大的优势,比如它们更不容易成为其他种类恐龙的猎物,以及在交配时候比同类竞争对手更有优势,这和现在的大象不容易成为其他食肉动物的猎物,以及身躯大的大象在交配中具有优势是一样的。

  此外,1932年,德国生物学家克莱伯在对多个物种做了统计之后提出了著名的克莱伯定律(也称克莱伯标度律),该定律指出体积大的生物代谢率较慢,也就更长寿。当然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生命的进化离不开环境,在恐龙生活的时代,空气中的含氧量也高于现在,有利于植物的生长,这为恐龙提供了更加充足的食物。林林总总的条件都使得恐龙可以进化出非常庞大的身躯,而现的大象是无论如何也长不到蜥脚类恐龙那么大了。

  说了这么多地球上的事,其实都是为了说明,对于另一个星球上的生命而言,进化同样离不开环境的制约,更多的资源、更小的引力都有机会让生物变得更大。

  比如说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曾经制作过一个系列纪录片《外星人报道》,天体生物学家们虚拟了两颗叫“蓝月”和“奥丽莉亚”的星球,它们距离地球若干光年远,并且被发现有生命存在(当然这也是科学家们虚拟出来的)。在那颗叫作“蓝月”的星球上,肥大的“鲸鱼”伸展着翅膀,自由地在天上飞翔,这是不是很科幻?

  得益于科学家们设定的高氧浓度大气,蓝月上的生物的体积都比地球上要大。《初中物理》中提到过,一个物体能否浮起来,取决于它与所处介质的相对密度,如果介质的密度大于物体的密度,物体就能浮起来。

  而在“蓝月”上,科学家们将大气密度设定为地球密度的三倍,这就使得一些比较重的生物有了漂浮起来的可能。此外,因为空气密度大,飞鲸只要轻轻的扇动一下翅膀,受到挤压的空气就能产生很大的支撑力,帮助它飞行。

  当然,高密度的空气有利也有弊,那么大的空气密度不能凭空产生啊,只能是空气中比重较大的成分含量高,这些成分我们比较熟悉的有二氧化碳,氧气等。

  科学家们对“蓝月”的设定也正是如此,空气中氧的含量约30%——作为绝佳的助燃剂,这已经使得“蓝月”的大气接近了自燃的边缘,可以说只要有一个小小的火种,就足以造成“星火燎原”的结果,更别说科学家还“贴心的”为“蓝月”设计了闪电。

  而高浓度二氧化碳的影响,不用说你也知道,温室效应大幅升高,整个星球都仿佛包裹在棉被中。当然,我们讨论的灾难都是以地球人的角度来看的,对于“蓝月”而言,它的生态系统必定是为这种极端环境量身定制出来的。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聚焦软件话题,Arm 年度技术大会助力开发者释放创新潜力

5G+AI赋能千行百业,高通携手伙伴在进博会展示诸多合作成果

从手机到汽车 高通孟樸进博会解读5G+AI推动朋友圈扩展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