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IT创客网资讯正文

时间密码:互联网、无线通信与区块链(上)兼作朱浩冰627益链青皮书发布邀请函

时间:2018-06-15 14:45:06  阅读:11+

  引导语:时间见证了无线网络的快速发展,时间也赐予了数字化经济发展契机。"站在巨人的肩膀看未来",恰恰是我们面对信息化科技发展所应该采取的态度。与时代谋发展,超科技新速度。45年的历史循环,10年的漫长准备,以区块链去迎接信息新时机已成迫在眉睫之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627发布会,共商信息科技新应用。

  时间密码:互联网、无线通信与区块链(上)兼作朱浩冰627益链青皮书发布邀请函

  引子:

  1973,1991,2000,2008,2018

  时间,带着它自己的密码……

  6月27日,要开个发布会,开发布会就要谈未来。站在2018年这个时间关口,如果我们想预测30年后的未来,那么我们最好回头看看过去的30年,因为historty repeats itself,历史总会给予我们很多的暗示。

  1991年是一个有趣的年份。

  这一年Tim Berners-Lee发布了WWW,它的缩写听起来比它的全称world wide web还长。最宝贵的是Tim没有申请任何专利,他希望这个技术为世人广泛使用。一个全民互联网的时代开启了。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在经历了无数的尝试和失败,无数资金和技术极客的努力之下,迎来的却是2000年的IT泡沫破灭。那些经历了公元2000年而活下来的企业或者技术包括1995年Ward Cunningham开发的wiki(注意并不是wikipedia),1995年成立的Yahoo,1995年成立的Amazon,1998年成立的Google等。

  然后,这些公司和一些新成立的公司,开始新一轮发展,8年后,迎来了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这一次是房地产次级债导致的危机。在这个小周期里,2001年基于wiki技术创建的wikipedia(注意,创始人是Jimmy Wales并不是wiki的开发者Ward Cunningham;有时候技术开发者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情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2004年创办的Facebook,2006年开始的Twitter熬过了冬天。之前的"剩"者Amazon, Google同样顺利地渡过,而且愈发强大。没有实现战略转型的Yahoo躲过了初一却没能躲过十五,很遗憾的走到尽头,成了别人公司的一部分,没有独立地活到2018年的今天。

  如果历史就在互联网(事实上是WWW)的轨道下发展,可以想像会存在几个问题。

  1.人类使用这些服务离不开电脑,只能处于固定的有限的场所;

  2.有线网络发展的边际成本非常高,因此向低收入的方向发展非常慢;尤其是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人们更是迟迟无法享受互联网所带来的价值。

  幸运的是,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精英在各自的技术轨道上努力着。

  说1991年是一个有趣的年份,是因为一个在17年后注定要和WWW走到一起的技术启动了。

  这一年GSM首次在芬兰的运营商Radiolinja商用了。 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是一个比world wide web还长的名字。聪明的Radiolinja的广告词是:"So that Finns could talk more"。芬兰是一个在地球北方,冬天很冷的地方,芬兰人是比较沉默不太爱说话的民族;还有一句话是调侃芬兰朋友的:"Do you want to talk or do you want to drink."他们嫌他们的邻国朋友瑞典人话太多了,不如喝酒。因此, So that Finns could talk more带着非常强大的幽默感而成为一句尽人皆知的广告词。

  不用问,这个发生在芬兰的事件当然离不开Nokia这家芬兰公司的参与,这张无线网络是由同在芬兰的公司Nokia建设的。Nokia从这里出发,开始成长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公司之一,几乎所有人都曾经拥有过Nokia手机,直到2008年这个神奇的年份。

  GSM真正开启了人类脱离"线"的束缚和约束,开始逐步地享受到无处不在的通信。 而移动通信的发展开始加速并超过有线联接的发展速度而成为人类相互联接的主流方式;连相对贫穷的国家和地区也不例外的参与到了全球通信的大网络中来。 从1991年前芬兰总理Harri Holkeri打通第一个全球通电话到现在,移动联接数已经大大超越了全球人口70亿这个数字,达到了91亿之多。

  在IT狂热导致的2000年泡沫破灭的当口,一个新的移动通信技术成为全球很多国家经济的救命稻草。这项新的技术,在GSM(2G)的领地之上叫做UMTS(WCDMA),也就是广为人知的3G技术。各国争相以建设3G为刺激经济的重要方案之一。公元2000年德国政府3G牌照拍卖进账五百亿欧元(当时值四百六十多亿美元),创世界纪录;完成了一次杀鸡取卵的壮举,花了高昂代价拿到牌照的德国运营商于是没有钱搞建设了。但是,3G终究是要来的。世界上第一个UMTS网络是2001年10月日本NTT DoCoMo公司的FOMA(采用W-CDMA技术),由爱立信建设。此后,在全球范围内,3G逐渐发展壮大;到2008年,全球3G用户已经达到7亿左右了。

  神奇的2008年,互联网和移动网络真正走到了一起,史称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与Mobile Internet并不对应,在wikipedia上,Mobile Internet被指向Mobile Web这个词条。从2G,3G无线通信行业走过来的专业述语最接近的应该是Mobile Broadband。在2008年的当口,iPhone 3G发布和 android智能手机发布把同时发端于1991年的WWW和数字化Wireless network深刻地联系在一起了。也是在这一年,中国发放了3G牌照;在这一年,4G技术正式在3GPP标准化组织立项进入标准化工作阶段。

  Windows新闻发布会和Macintosh上市时间分别是1983年11月和1984年1月。Jobs说Gates剽窃。

  iPhone 3G发布和 Android智能手机的发布时间分别为2008年6月10日和9月23日。这次Jobs没说,反正先发布了。

  Steve Jobs不寂寞,前有Bill Gates,后有Larry和Sergey陪伴。

  前者同龄,后者相差18岁,Steve Jobs是思想不老的传奇。

  在无线通信的发展历史上,很难历数一些个人英雄,这里更多的是伟大的集体精神和集体贡献。仅1990年发布的GSM就有超过6000页的协议文本,这是多国多组织协同作出的贡献。在无线通信的历史上还有曾经伟大Bell lab,Nortel, Nokia,Motorola,Siemens network,Alcatel等等;现在还很厉害的Ericsson,华为。 这其中2008年发布的SingleRAN,可以算是推动无线通信网络迅速普及的关键产品。如果把SingleRAN和苹果产品类比,比较恰当的是相当于Steve Jobs回归以后开始发布的i系列产品;SingleRAN统一了2G,3G,4G的硬件和基础运行环境(应用层OS),对于3G网络的大规模普及,以及4G平滑演进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SingleRAN对于把移动联接数从2008年的7亿推高到2018年的91亿的网络承载能力起到了主要作用。有了3G网络,所有的智能手机和智能终端才真正有了用武之地。

  神奇的2008.

  从2000年到2018年的发展过程中,信息技术的产业价值发生了深刻的转移和变化。这种变化不仅是科学技术的比拼,还包括经济的比拼,政策法规的比拼和国家力量、文化输出能力的比拼。

  2000年大崩溃之前,

  北电市值3980亿美元,Nokia 2100亿美元,微软市值2500亿美元,Apple 61亿美元,Google没有上市;

  10年后,

  北电消失,Nokia 350亿美元,微软市值2300亿美元,Apple 3300亿美元,Google 1970亿美元;没有上市的Facebook,估值850亿美元。

  2018年,

  北电继续消失,Nokia 320亿美元,微软市值7800亿美元,Apple 9400亿美元,Google 7800亿美元;Facebook 5470亿美元,Amazon 8170亿美元。

  看看这些数据即可,任何解释都是多余的。

  以上还活着并且壮大了的公司,除了微软,无一例外是互联网公司"go mobile"战略的成功!而Nokia这个无线通信老兵却没有成功转型移动互联网;其原因一言以蔽之:"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过去的成功是未来成功的枷锁"! 技术原因看,恐怕是他们从来都没有真正懂过WWW。

  信息技术价值转移的大致逻辑是硬件向软件转移,平台向行业应用转移,行业应用向C端应用转移。

  信息技术产业的价值转移还表现在基础设施建设者的价值被压缩,向移动应用软件的价值转移。这也是美国从政治、经济到文化全面渗透的结果及其优势力量的表现。还记得吗?无论是WWW还是GSM都是发端于欧洲实验室;在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强大的中国制造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经过近30年的发展,价值的高端被美国拥为己有。

  深刻的理解信息技术历史上价值转移的方向,过程和方式,与深刻理解技术的发展趋势同样重要;这对于我们后续讨论2018年之后信息技术发展方向和方式有借鉴意义。

  2008年开始向后发展的10年证明,整个信息技术行业受到2008金融危机的影响相当有限;其给整个行业的影响更多来自于对远期历史上1929年大萧条,和近期2000年IT泡沫破灭的恐惧。2000年的危机直接的表现就是Nortel, Ericsson等公司从11-13万员工开始的急速裁员,其力度达到恐怖的50%+ off。虽然,2008给信息技术从业者的直接杀伤力没有那么大,但是间接杀伤力还是很大。这是一个心理学问题:活在恐惧中,本身就会消耗大量的能量。 这种恐惧的力量,加上价值转移,再加信息的无边界传达;从2008年到2018年的10年,信息技术产业赢者通吃的局面越来越严重。

  从1991年讲起,当然不是因为数学差到不会算2018-30=1988年;从1991年讲起,是因为1991年是好日子,让人看到光看到希望。站在1988年向前看,很混沌,很难看到1991年可能的突破;而即使在1991年的突破,也并没有立即带来互联网的巨大成功。所有人的努力和亢奋,换来的是2000年的IT泡沫泡灭。很显然,WWW确实不是一个好名字,因此1973年由罗伯特.卡恩领导的工作组起的名字Internet(互联网)在事实上替代了WWW(万维网)这一称谓,internet在现代社会被用来泛指现代的互联网。在无线通信史上,也是1973年,Martin Cooper在Motorola实验室开发的大哥大,同样是里程碑式的事件。同一时点的突破,决定了未来历史的走向。

  从1973年到1991年,是长达18年的准备和等待。

  等待PC的发展和普及;

  等待芯片的发展、高集成度和小型化;

  等待软件概念的大众化和广泛应用;

  在这些领域同样有很多的杰出人士的贡献!

  然后是1991年的WWW和GSM的出现,2008年的大融合。

  从1973年到2008年的35年中,一个伟大的人物是不可能不被提及的,他就是Steve Jobs。Steve Jobs与Bill Gates, Tim Berners-Lee同生于1955年,同样是信息技术发展中作出巨大贡献的人物。在Jobs 56年的人生岁月里,他两度发布了对人类发展产生巨大推动作用的产品, 1977年的Apple II开启个人PC时代,2007年的iPhone开启了移动互联网的时代。

  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

  互联网与无线通信从2008年开始的大融合,推动了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全球经济和民生作出了的贡献。但是,其发展方向也存在潜在风险和威胁。

  我们看到Facebook能感知到的不仅仅是社交数据,而是更多;

  我们看到Google能感知到的不仅仅是搜索数据,而是更多;

  我们看到Amazon能感智到的不仅仅是购物数据,而是更多;

  这些变化所带来的威胁,随着2018年对Facebook大规模数据泄漏和数据变卖事件的调查对全人类敲想了警钟。

  我们至少看到了几个问题:

  1, 我们的数据不是我们拥有的,而是这些中心服务公司的;我们的数据的价值不由我们来交换,而是这些中心化服务公司在交换我们的数据价值;

  2,人工智能的持续、波动式的发展,在计算、搜索等很多方面将超过人类;人类面临意识与智能分离的时刻。如果这个时刻到来的时候,意识属于个体,而智能属于这些中心化的服务公司,将出现什么样的场景和结果?

  3,在未来,随着第五代甚至更新的移动通信方式的发展,IoT(万物智能互联)的时代,这些万物智能的数据又属于谁?由谁控制?

  1973年,互联网先行者们的理想是:"互联网的创建是基于这样一种信仰,即技术权力应该分散,而不是集中,应该阻止任何技术独裁者的专制统治";"我们信仰的是大致共识和运行代码"。

  对照以上的理想,我们把当前互联网的发展称为背离45年前理想的"互联网异化"恐怕也不是杞人忧天吧。

  Steve Jobs,站在人文与科技的路口,实现了人文与科技的最好融合;而这一次,我们站在了信息与信息信用的十字路口!我们面临一个更加复杂的问题集要去探索和解决。

  向下该怎么走?

  也许,这是一条路?

  2008年这个神奇年份。

  不能缺少一个角色,他,如果不是她或者他们的话,就是Satoshi Nakamoto(中本聪) 。

  2008年10月,Satoshi Nakamoto发表白皮书。

  2009年 1月9日,标注为版本v0.1的比特币软件放到了Sourceforge上。

  2014年,Blockchain(区块链)作为从比特币中独立出来的名词开始独立传播。

  2015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金融学教授Bhagwan Chowdhry提名中本聪为2016年诺贝尔奖经济学奖的候选人;而中本聪本人于2010年12月12日在比特币论坛中发表了最后一篇文章,提及了最新版本软件中的一些小问题,随后不再露面,电子邮件通讯也逐渐终止。

  Tim Berners-Lee生于1955年,于1991发布改变世界的WWW。Marc Andreessen生于1971年,基于WWW,开发了Mosaic;这款安装简单且能显示图像的网页浏览器成了推动WWW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Google的联合创始人Sergey Brin在1993年当年就用上了)。1993年,Tim亲自去拜访Marc;Tim极度反对Mosaic能够展示图像等的富媒体理念。

  分歧!

  整整20年后,2013年, Tim开始重启W3C(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小额支付审定工作小组的部分活动;试图通过网页的小额支付功能来完成激励系统。而Marc Andreessen与Tim理念不同,他相信比特币会是一种更好的支付系统。

  再一次的分歧!

  从2018年的今天回头去看2013年的分歧,每一个人又会怎么想?

  当历史的车轮向前滚动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有机会作出贡献;但个体的能力和认知水平永远是有局限的;过去的成功往往会成为未来认知事务的障碍。

  在区块链出现之前,wikipedia已经是一个伟大的去中心化实践;在经历了痛苦地以专家写作和评审为中心的发展之路受阻之后,把编辑的权利放给所有人的wikipedia反而获得了成功。

  证明:1.协同是可能的;2.协同的Incentive必须正确。

  让我们一起重读这段文字:"互联网的创建是基于这样一种信仰,即技术权力应该分散,而不是集中,应该阻止任何技术独裁者的专制统治";"我们信仰的是大致共识和运行代码"。

  是否很熟悉?这与现代区块链精神完全一致。History repeats itself!

  相隔45年!

  从2008年到2018年,又是长达10年的准备和等待。

  等待移动互联网的普及;

  等待云服务的泛化;

  等待人工智能新一轮的兴起;

  等待区块链的出现和自我证明;

  2018年,是否时机已到?

  站在信息与信息信用的十字路口,

  站在互联网精神异化的十字路口,

  我们要一起来面对以下这些问题:

  · 如何面对异化的互联网发展?

  · 意识和智能分离的时候,如何应对?

  · 个人信息能否价值化并且属于生产者本人?

  · 区块链的现在到底是处于WWW出现后的九十年代初的萌芽阶段,还是2000年前.com就值钱的疯狂阶段?

  · 现在的区块链的泡沫有多大?什么时候会刺破?

  · 如何预测区块链发展的阶段,价值转移的过程,发展的逻辑与节奏是什么?并不是看到终点的人最厉害,是踏准节奏的人最厉害。

  · 为什么需要区块链?

  · 是+区块链,还是区块链+?

  · 区块链如何赚钱?

  区块链真的能带给我们所期待的未来吗?

  那些在信息技术伟大历史洪流中留下印记的大神和英雄们,他们会怎么想?来吧,参加我们的讨论,我们怎知,他们不会在我们的上空为我们喝彩!

  欢迎光临627发布会,一起探讨以上问题,探讨未来发展的机会与挑战。

  "剑气纵横三万里,一剑光寒十九洲"。

作者-朱浩冰
20180614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聚焦软件话题,Arm 年度技术大会助力开发者释放创新潜力

5G+AI赋能千行百业,高通携手伙伴在进博会展示诸多合作成果

从手机到汽车 高通孟樸进博会解读5G+AI推动朋友圈扩展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